水利类实习报告

时间:2024-08-14 19:25:15
水利类实习报告汇编9篇

水利类实习报告汇编9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类实习报告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利类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气象场和缆道房的参观,了解水文学资料广泛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掌握水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掌握河流水文的变化规律,水库的特征及用途。培养学生对于水文观测内容的了解,实际操作的熟悉,水文测验的测算方法。

二.实习概况

20xx年5月77日下午3时,在信阳师范学院城环学院副院长刘明华副教授的带领下,20xx级地理科学1班的学生前往信阳南湾水电进行水文测量的综合观测,并且近距离观看了测量仪器,与缆道房和气象场的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

三、实习地点、内容以及过程

1.南湾水库简介

南湾水库坐落在淮河最大的支流——浉河上,距离信阳市区7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水利水电骨干工程。水库工程开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功能当初第一考虑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后是发电和水产养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用水和水利旅游等功能也成为南湾水库的主要功能。

2.气象场实习

我们首先来到南湾水电的气象场进行实习,气象场隶属于信阳南湾水库管理局。气象场有两台工作仪器,分别是日记型自记雨量计和E-601型蒸发器。日记型自记雨量计为传统产品,尺寸有两种,一种为4×4㎡,一种为4×6㎡。孔座的半径小于20cm,雨量记水深大约为0.8M—1.2M。承水口使用铸铜件,筒身使用镀锌铁板锡焊成型。整体结构采用园桶金属件无锈迹、内壁应圆滑,呈正圆形,承水器刃口不得有毛刺或碰伤等缺陷,造型美观大方、耐候性好,使用寿命更长。日记型自记雨量计一次虹吸 10毫米。其结构特别之处是漏斗将承接地雨量导入一个浮子室,浮子随着注集雨量渐增而上升,并带动一个白记笔在图纸纵坐标上记录雨量值,图纸由自记钟驱动而显现出时间的横坐标。当雨量抵达10毫米时,液面上升到与浮子室连通地虹吸管顶端即自行虹吸,泄空浮子室内地雨量排入下面地储水瓶,同时自记笔在图纸上垂直下跌至零线位置,如此往复持续自记降水地时程分配。雨量计器口离地面高度,通常以雨量计本身高度为准。仪器安装后对虹吸机构和自记钟地快慢进行检查和调整。当虹吸排水量明显大于记录量时,应作虹吸修订,当自记钟时间误差对时段雨量有影响时,应进行时间修订。对安装自记雨量计地观测场地地环境要求,与安装雨筒观测场地要求相同,要求地形平坦开阔,远离建筑物。

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自动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水量平衡原理,即装置在测量蒸发量过程中,蒸发器内的水位逐渐降低。就是说单位时间内蒸发器的减少的水量等于同时段蒸发器的蒸发量。装置主要由蒸发器和蒸发皿组成。目前,国内气象站对于E-601型蒸发器蒸发量的观测大多还是人工观测,这不仅费力耗时,容易带来观测误差,而且不便于遥测传输。同时遇到天气特殊情况,例如大暴雨和冰雹天气还有可能导致水体溅出,大风天气又会使蒸发量变小,甚至出现负值,这也是E-601型蒸发器的缺点。

3.缆道房实习

南湾水电的缆道房主要监测浉河的水深、流量、流速,采用的方法是流速面积法,测量工具为LS25-3型旋浆式流速仪。此流速仪有简单、可靠、方便等优点。我国水文站所采用的黄海基面,海拔74.65M。流量测验流量是河流重要的水文特征之一。研究河川径流的变化规律,离不开流量资料。它也是有关部门进行工程规划和工程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流量测验一般采用流速面积法:①测量水深:根据水面宽度确定各垂线间距B,布设测深垂线②测量流速:在垂线上根据水深确定测速测点位置,用流速仪测量各个点的流速。③计算垂线平均流速(VCP)④计算过水断面部分面积:设过水断面被垂线分为几个部分,求出岸边部分面积(F1)⑤计算过水断面各部分平均流速(V)⑥计算各部分面积上的部分流量(q)⑦计算断面流量(Q):断面流量等于各部分流量(设共有n个)之和 Q =q1+q2+q3 …… +qn 最后,根据流量测验的资料,可以计算出日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及年平均流量。再利用这些资料可绘制流量过程曲线。

4.实习心得

通过实习,使我们了解了南湾水文站的工作性质、观测的任务、测站水文要素的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从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编方法等。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的水文测验操作技能,熟悉水文测验的测算方法,巩固了所学的水文测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加深了我们对课本上所学知识的掌握。也为我们将来走向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也让我们对我们的专业更加热爱。总之,实习使我们对工程水文学知识的理解有质的飞跃。通过水文站负责领导的讲解、和对或得水文要素数据所使用仪器的演示。使抽象、深奥的书本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和运用,对加深水文现象的理解,最终达到了增长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体验到了基层水文工作者的艰辛,明确了水文事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为以后学习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南湾水库的部分数据

任务:南湾水文站的主要任务是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配合水库做好防汛、抗旱、水利工程调度运用、水资源调查、管理、保护及其他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

项目:具体工作项目有水位、降水、蒸发、水温的观测,流量测验,水量调查,水质监测,墒情测报,水情预报以及各类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水库服务等等。

设施:有降蒸观测场一个,测量断面三处,水位测验断面一处,岛、岸式水位观测井一座。

有关特征值

1.最高水位:105.25m,库容:8.343亿m3/s(1963/08/27)

2.最低水位:88.86m,库容:0.556亿m3/s(1979/05/09)

3.最多年进水量:12.6亿m3/s(1956)

4.最大出库流量:427 m3/s(1982/08/26)

⑴溢洪道最大出库流量:398m3/s(1982/08/26)

⑵电站最大出库流量:44.9 m3/s(1976/06/14)

⑶输水道最大流量:123 m3/s(1959/03/05)

5.最大入库流量:4540m3/s(1987/08/28)

6.最大日降水量:188.7mm(1976/08/11)

7.最多年降水量:1689.3mm (1982)

8.最大24小时入库水量:1.49亿m3(1987/08/28)

9.最大72小时入库水量:3.31亿m3/s(1968/07/13)

水利类实习报告 篇2

实习目 ……此处隐藏19383个字……物质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夹有沙层。

4、交接洼地

分布于新河—大沙河一带,为黄河、沁河的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之间的交接洼地,由粉质粘土、粉细砂土组成。地势低洼,地面标高100-90m,微向东南倾斜。

在山前冲洪积平原中上部,分布有十几座煤矿。采煤引起地表下沉变形,地表形成塌陷坑。据调查,焦作矿区有较大的塌陷坑17个,塌陷面积近70km2。

2、区域地层

2、1地层

本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太古界:出露于山区峪河口,薄壁一带,主要岩性为中等程度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和混合岩,厚度大于1000m。

震旦系:分布于山区马鞍石水库一带,与下伏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浅红、紫红色石英砂岩,厚度100-500m,。

寒武系:出露于丹河、峪河等深切河谷中,与下伏震旦系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总厚度300-500m,分下中上三统。下统主要为泥灰岩、泥质灰岩、砖红色页岩和砂岩,中统下部为紫红色页岩、砂岩,中上部为深灰色亮晶灰岩、白云岩,下统是中厚层状结晶白云岩。

奥陶系:山区广泛出露于地表,山前倾斜平原区则隐伏于石炭—二叠系地层之下,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总厚度500m,分中统、下统。下统出露于深切河谷两岸,岩性为青灰色细晶白云岩和硅质条带或硅质团块白云岩。中统广泛分布于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除局部埋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外,大部分埋藏于石炭系地层之下。是一套碳酸盐地层,厚度约400m。岩性主要是黑色、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

石炭系:山区零星出露,山前平原区则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是一套由灰岩、泥岩、页岩组成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含煤数层,厚70-90m。

二叠系:隐伏于山前平原之下。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夹可采煤层。厚度为70-120m。

三叠系:未出露。据钻孔揭露,岩性为砂岩、页岩,夹煤层。

第三系:未出露。据钻孔资料,下部为砾岩、泥岩、砂岩、灰岩互层,上部是粘土、砂砾石互层。

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中更新统:零星分布于近山前地带。上部为坡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粉土,含碎石及钙质结核:下部为松散卵砾石、含砾粘土和粉质粘土等。厚20-88m。

上更新统:广泛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上。由冲洪积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砂及砂砾石组成,厚5-60m。粉土、粉质粘土中富含钙质结核和小砾石,局部有钙质结核层,柱状节理和大裂隙发育。

全新统:分布于南部黄河和沁河冲积平原上,由浅黄色粉土及砂层组成。厚10-40m。

3、区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1、地质构造

本区广泛发育了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尤为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受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地层形成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的单斜式构造形式,倾角为10°—20°。区内主要构造体系轮廓有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工作区地表多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断裂构造以隐伏构造为主。

东西向构造主要包括凤凰岭和盘古寺—新乡断裂,两条断裂规模大,切割深度较大,早、更新世活动较强烈,并对区域型构造格局和地形、地层分布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凤凰岭断裂沿走向大致分为三段,各段活动略有差异。西石河以西,由近于平行的五条东西向断层组成,断层错断古生界地层,断距小于100m,上新世以来断层落差约为250m,局部见有断裂错段晚上更新世—早中更新地层,表明中更新世前断层曾有过活动。西石河以西至焦作市北,断裂沿山前向东延伸,在地貌上构成山区和平原自然分界。在焦作市以东的平原区,断层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

盘古寺—新乡断裂是一条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的区域性活动断层裂,对全区地形地貌、构造格局和地层厚度都有较强控制作用。断裂分为三段:柏山以西,构成山区与济源盆地的分界线,两侧基岩落差700—1000m,沿断层局部见有破碎带,下盘为古生界地层,上盘早更新世地层被断层错断,中更新世地层无明显变形迹象。有关地质资料证实,该断层活动时代为N2—Q2。自柏山至修武大高村,断裂隐伏于第四系下。大高村东断层两侧沉积地层及构造均不同,其南是武陟隆起,其北是修武地堑。据煤田物探资料,该断层自古生界以来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正断层活动特征,新生界地层最大断距达800m。该断层现在仍在活动,沿断裂也曾记录到一些小地震活动。

北东向断裂是本区最发育的构造,规模较大的断裂有九里山断层、马坊泉断层和薄壁断层,规模较小断裂更多,有三十九号井断层、王封断层、三号井断层、西仓上断层等。这些北东向断层将焦作西部地层切割成地垒和地堑断块,将焦作东部的地层切割成南升北降的阶梯状断块。

九里山断裂为一隐伏正断层,与薄壁断层组成地堑,其间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系和第四系底层。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断层在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更新世活动强烈。薄壁断层是区内的的一条基底断裂,下盘出露太古界、震旦纪和下古生界地层,上盘为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在晚第三纪时活动比较强烈,近期仍有微弱活动的迹象。1973年10月辉县2级地震和11月修武的2.2级地震与断裂活动有关。

北西向断裂有平陵断层和武陟断裂,断裂规模和活动性都次于其他方向断裂。

2、新构造活动

本区新构造活动比较活跃,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差异性升降运动,即山区强烈上升,平原区不断下降。基岩山区由于强烈上升,基岩裸露,沟谷深切,山坡陡峭,河床堆积物很少,河谷断面多呈“V”字型。平原区由于长期下降,相继沉积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其中上更新统厚度就达500-700m,最厚达1000m以上。现代的地壳变形资料表明,不均匀升降活动仍在继续。老构造继承性活动,近期以来,在新地应力场作用下,区内一些断裂如凤凰岭断层、盘古寺-新乡断层、薄壁断层、九里山断层等均继承性活动或复合型活动,物探、地震、卫星照片等方面的资料均明显地显示出活动迹象。地震活动比较频繁

3、区域地震活动

焦作历史地震活动水平较低,自有地震史料以来,仅有过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即1587年4月10日在35.3N、113.5E的修武县发生的6级地震,震中距离焦作城区约26km,对焦作造成6度烈度的破坏。由于焦作处在河北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河淮地震带的交接部位,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上的中强震,会对焦作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统计,对焦作造成5度烈度以上破坏的历史地震共有12次,其中造成6度破坏的地震有7次。

区内现今时常发生小地震,自1970至今年,共记录到ML≥3级地震3次,最大的地震为1979年3月20日修武4.0级地震。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有一定联系,1587年修武5.5级地震发生在北东向马坊泉断裂与东西向朱营断裂交汇处,1979年修武4.0级地震发生在盘古寺-新乡断裂与平陵断裂的交汇处。

《水利类实习报告汇编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