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时间:2024-07-30 02:10:09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乘整数》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能比较熟练的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1、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们的推理能力,对小数乘法的算理,能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三、教学任务和过程:

1、前置测评任务有两个:

任务一:观察主题图,图中的风筝哪个最漂亮?你最喜欢哪一个?你准备买几个?提出自己的问题。

预设:通过观察主题图上鲜艳的风筝,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提问要买几个,来引入需要解决的问题,点明本节课的中心内容。

任务二:对主题图中的风筝的种类、价格、要买的数量做一个统计表,让学生当一回售货员,帮一帮售货员要解决的总价问题。

预设:通过做统计表,加深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问“假如你是售货员,怎么统计总价?”引入付款金额的计算问题。

2、解决问题任务有两个:

任务三:观察统计表认真思考,想一想假如我们都要买3个,我们应该付给售货员多少钱?按照自己的方法怎么计算。

预设:让学生尝试自己计算,给足时间,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1号风筝所需的金额,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不同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任务四: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之后,找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

预设:1、观察学生们的计算情况,通过学生们的板书,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思路。对比同学之间哪种方法更简单。

2、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几种不同的算法

(1)3.5(2)3.5元=35角

3.53元×3=9元

+3.55角×3=15角

说课稿10.59元+15角=10.5角

(3)4元×3=12元(4)3.5元=35角

5角×3=15角35角

说课稿12元-15角=10.5元×3

105角=10.5元

任务五:重点分析,研讨第4种算法的算理,即小数乘法。分析理解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什么?

预设: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学生会认为小数乘法的计算比较简单。同时也会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将小数3.5元换成整数35角,也就是把小数乘整数换成了整数乘整数来计算。教师板书总结,写出教材中所示的乘法算式:

说课稿3.5元35角

×3×3

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10.5元105角

3、随堂测评任务一个:

任务六:请学生分别把剩下的几种风筝所需的钱数计算出来,并填在统计表中。

预设:1、通过对其他风筝总价的计算,加深对小数乘法算法推理的理解和认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对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认识。

2、打开课本,独立完成做一做。加深理解和体会。

4、布置预学任务一个:

任务七: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出示算式0.72×5=?

提问:0.72不是钱数,怎么样计算?

预设:不做任何提示,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然后尝试列出竖式。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采用说理和分析同步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页例1,练习一的第1~4题。

2教材简析

小数乘整数是小数乘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的掌握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进一步学习。

3、根据设置数学课程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创意和实践能力这一数学课程新理念,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4、根据《标准》要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数学的重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难点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二、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在四年级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和积的变化规律,根据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和原有的认识水平,我运用迁移、类推,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

本节课在教学中安排了两个层次,先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再探究算法。在理解意义阶段,通过对整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的复习,回忆积的变化规律,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表中的秘密等这些做法为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因为积的变化规律是推导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算法阶段,教学设计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教材中的应用题改为生动有趣的买布的情景,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身边的数学,让他们乐学,主动参与。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应用多媒体出示表格

让学生完成表格,并且说1355的意义。

设计意图:从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入手,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2、回忆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此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第一行因数的变化,第二行因数不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积有什么变化规律,最后由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设计意图:用填表的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找规律的过程,并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 ……此处隐藏22941个字……对本节课的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既是小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础。

教材安排的例题以购物问题为素材,先安排一位小数乘整数,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算法;然后安排两位小数乘整数,让学生先进行加法计算,再进行乘法计算。"试一试"安排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小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进一步积累感性材料,最后讨论总结小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练一练"和"练习十二"第1--3题主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并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算法及算理。

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以学生讨论交流、自主探索,自悟算法为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给学生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已有知识来求简单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例1教学情境图等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课。

新课开始,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你们喜欢吃西瓜吗?"随后课件出示例1的场景图,图上分别是夏天和冬天的西瓜的单价,让学生在观察中清楚的知道夏天和冬天西瓜的单价不一样。然后在夏天场景图下呈现"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0.8×3.让学生观察这个乘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发现其中一个因数是小数。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乘整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西瓜是学生爱吃的水果,由西瓜导入新课显得亲切而自然。创设买西瓜的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主动探索,初步感悟计算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解决0.8×3

首先让学生口答出0.8×3这道算式的结果。然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思考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加法算出结果0.8+0.8+0.8=2.4;另一种是利用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把0.8元看成8角,3千克就是有3个8角,3个8角是24角,也就是2元4角,即2.4元。在学生提到这种方法时教师指出这是把小数先看成整数来计算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怎样用竖式来计算,并板书:

0. 8

× 3

2.4

然后引导学生试着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第二层次:解决2.35×3

首先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钱?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在学生按要求独立计算之后全班进行交流,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列出的加法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2.35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等等。

第三层次:比较算法

首先提出要求,让学生比较0.8×3和2.35×3这两道算式,可以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小结:一位小数乘整数,积也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积也是两位小数。接着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小数和整数相乘,是不是乘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积的小数部分也有几位?

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0.8×3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有助于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然后通过教学2.35×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比较算法,引导学生得出小结并进行合理的猜想,既有利于明确用计算器计算的针对性,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验证猜想,归纳计算方法。

首先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我们要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要用计算器来计算几道题,看看会不会有例外的情况。课件出示几道题:4.76×12、2.8×53、103×0.025.先让学生猜出积是几位小数,然后让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并记录下得数。在学生操作完后指名报得数,全班交流。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随后组织学生根据刚才的计算和比较在小组里讨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让学生带着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意图去计算,目的明确,为之后的归纳计算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练一练"的第1题是4道竖式计算,先让学生观察竖式并说说列竖式时注意些什么,再独立计算,然后通过讨论明确当得数的末尾有0的时候,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练一练"的第2题是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其它各题的积,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回答,就其中的两题追问是怎么想的。

五、拓展延伸。

1、赛一赛。

分组比赛,得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件出示"蜜蜂采蜜"图,让学生试着把小蜜蜂放到它该去的花上面,学生亲自上来演示,思考:还有()×()=44.7吗?学生自由说想法。

3、数学医生:

出示两道竖式错题,让学生观察、思考,说出这两道题错在什么地方,自己当一回医生,为它们"看病".并说一说在竖式计算时你要注意什么。

六、回顾总结。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并说说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0.8×3=2.4

学生A:

0.8+0.8+0.8=2.4(元) 8角 0.8 元 一 位

× 3 × 3

学生B: ―――― ________

0.8元=8角 24角 2.4元 一 位

8角+8角+8角=2.4元

《《小数乘整数》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