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6-04 19:32:34
【精品】大班教案四篇

【精品】大班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生活与学习中的“该让”与“不该让”

2、能表现出谦让行为,体验礼貌谦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情境图片。

2、幼儿操作练习卡、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解读

1、复习故事: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一起来跟着老师讲述一遍。

2、你同意孔融爸爸对他的表扬吗?为什么?

3、你平时吃东西的时候是怎样做的?

4、你平时有没有与别人争抢过?为什么?

二、情境设疑

1、情境图片:乘车

(1)看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明明这个时候该不该让呢?为什么?

(3)教师介绍“弱势群体”的含义,还有那些人也是弱势群体呢?

2、情境图片:救人

(1)你觉得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明明应该谦让吗?为什么?

三、操作练习

1、教师简单介绍卡片的内容和做法。(提供幼儿生活中的情景6——8例)

2、幼儿进行操作练习,给卡片上的“该让”打“√”,“不该让”打“×”。

3、对幼儿的辨别情况给予统计。

4、教师展示部分幼儿的操作卡片,让幼儿来介绍。

5、巩固游戏:根据卡片上的“让与”不让“,让幼儿快速用”yes”或”no”来应答。

四、行为巩固

1、练习一:吃糖果。

2、练习二:跳绳比赛

3、练习三:超车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仙人掌的样子和特征。

2、学会用牙签装饰出仙人掌的刺。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牙签,剪刀,木工胶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仙人掌。

我是一种长满刺的植物。

在沙漠里会经常看到我,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仙人掌。

你见过仙人掌吗?

你在哪儿见过仙人掌?

见过仙人掌后你有什么感想?

2、 谈谈仙人掌的样子和特征。

仙人掌在哪儿生存呢?

(仙人掌主要在沙漠里生存。沙漠是动植物生存困难的地方,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气候,仙人掌把叶子演化成了刺,以减少水分蒸发。)

养仙人掌的时候需要浇多少水呢?

(仙人掌厚厚的皮里可以储存很多水,所以不用浇太多的水。如果像其他的花浇很多水的话它的根就会腐烂,死掉。)

仙人掌为什么长着刺和细细地绒毛呢?

(通常植物的叶子会蒸发水蒸气,所以叶子越大蒸发的水蒸气越多。在没有水的沙漠里为了减少水蒸气的.蒸发仙人掌把叶子演变成了厚厚的皮和刺,并且仙人掌的刺还可以保护防止受到动物的攻击。)

3、制作仙人掌并研究制作材料。

制作仙人掌需要哪些材料呢?

用牙签怎样制作出仙人掌呢?

4、用牙签装饰出仙人掌。

① 把牙签剪短。

② 把剪短的牙签用木工胶粘在仙人掌上,装饰出仙人掌的刺。

[结尾]

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仙人掌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我让幼儿看了很多变化后的仙人掌图片,幼儿看到后非常激动,原来仙人掌可以变这么多东西呀,活动中幼儿的绘画兴趣也提高了不少。

当然在活动中我也出示了范画,是仙人掌变形后的熊猫和蛋糕的图片,幼儿对熊猫非常喜爱,我继而说熊猫要过生日了给熊猫送上蛋糕幼儿就更加喜欢了,观察也更仔细入微了。

大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

儿。在故事中,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曲折经历,使幼儿了解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制作成连环画,并且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三、活动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7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再次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1)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2)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3)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

的妈妈了吗?

教师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

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

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

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④.装订。

三、请幼儿欣赏图画书,边思考边讨论绘画方法。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时怎么分

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

四、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五、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春天在哪里》这首诗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的,但这首诗歌格式整齐,讲究压韵,读来朗朗上口,颇含诗意。春天在那里?以这个问题引头的诗歌,展开了广阔的画面,也给幼儿提供了无限的想象余地。诗歌以明快的节奏,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格调,与春天的景色融合一体,给幼儿以美好的向上的精神启迪。在教学中老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物质准备,让幼儿在看、听、闻、摸等亲身体验中感受春天,描述春天。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先感知,再创作;先集体学习,再分组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共同学习”。

教育目标:

1、学习诗歌《春天在那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觉春天,学习仿编诗《春天在哪里》,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春天图片一幅、诗歌格式图一幅。《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及伴奏带。

2、录音机、磁带(录有青蛙、春雨、溪水、蜜蜂、鸽子、鸟叫、小鸡、小鸭等声音)

3、蝌蚪、小鱼、蚕、青蛙、迎春花、桃花、发芽的各种植物等。

教育过程:

一、欣赏诗歌《春天在哪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放《春天在哪里》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老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出示挂图,第二遍朗诵诗歌。讨论:诗歌里每一段的头一句是什么?为什么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诗歌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带领幼儿将诗歌念一遍。

二、听录音仿编诗歌。

1、出示诗歌格式图,朗诵诗歌。

2、听录音,感受春天,学习仿编诗歌。

⑴幼儿听录音,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

⑵根据幼儿叙述的内容与幼儿边讨论边定下这段诗的内容。

⑶与幼儿一起朗诵仿编地诗歌。

⑷讨论:除了可以听到春天,还可以怎样知道春天来了?

三、幼儿分组感觉春天,仿编诗歌。

1、将幼儿分组:一组用眼睛看春天;一组用鼻子闻春天;一组用手摸春天;一组用耳朵听春天。

2、各组幼儿讨论仿编诗歌。

3、各组选一至几名幼儿朗诵仿编的诗歌,其他组幼儿学习。

四、放伴奏带,幼儿表演自己仿编的诗歌。老师用赞赏的态度来激发幼儿的自豪感,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教学提示:《春天在哪里》这首诗内容难度不大,欣赏诗歌的重点可放在诗的形式特点上。仿编诗歌时,为了帮助幼儿把握诗歌的结构,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注意这首诗的格式图,仿照格式改变内容。贴在黑板上的格式图可为这样: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春天在……教师应注意在仿编诗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将个人的诗歌仿编内容纳入一定格式,强调某一种感觉所获得的内容。但不过分强调字数完全统一。

《【精品】大班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